六四30

B SIDE:何兆彬
3 min readJun 8, 2019

--

(寫於June 5 at 7:45 PM,臉書)

晚上九時多,台灣朋友G私訊我,她身在中正紀念堂六四集會。很少很少台灣友人會跟我談六四,感覺上他們正如本土派所言,此乃別國的事。

柯P近日說六四時說:「我們不要去理他就好了」。文明人會不理反人類行為嗎?六國是怎被滅的?你不理它,秦就不會來犯嗎?德國遠在千里之外,但納粹的惡行,我們會容忍史書被改,若納粹、3K黨仍然在世,你會叫孩子不要理它就好嗎?

聽港台《哲學有偈傾》,辯論的題目是港人是否有悼念責,聽了好一陣,嘉賓們都相當客氣沒入主題。黃任匡醫生說:「每年今天,我們都不必討論政治。我們只討論良知。」悼念是一,歷史傳承是二。即使只談功利,了解中共,了解我們面對的壓迫,讓更多人結合起來也是應有之義。說甚麼用別的方法悼念,都是假話,前幾年本土派曾另起爐灶,在尖沙咀另外起壇,此事有壯大及延續下去嗎?

其實全港參與的人有十多二十萬以上,若用另一方式延續,年輕人「老土」支聯會,我都可以理解。甚至另外再辦,放棄悼念,轉化成另一形式,也是好事。畢竟親身經歷過六四的人年紀漸大,我們不能要求下一代有同樣的深刻烙印。

但甚麼都沒有。

(有留言指正,要求我更正:原來今年尖沙咀有200人。我只找到01報道較詳細:

//周二為六四事件30周年,議政平台「立言香港」委員巫堃泰、葵青連結動力召集人張文龍,將於當晚第二次在尖沙嘴文化中心外場地舉辦「悼念天安門屠城死難者」晚會。主辦方表示,不同意支聯會倡議「平反六四」及「建設民主中國」的論調,故選擇另行悼念,「形式和去年一樣,無口號,無唱歌」//。

我感到抱歉及可惜,像自己讀那麼多新聞及資訊,竟對此一無所知。主辦方接受訪問時說未知明年是否續辦,我想說的是,年年辦,持續多年是十分十分困難的。)

在港共在歷史上不斷刪除這段歷史之時,我們有何可做?又有甚麼比維園燭光晚會效用更大?更受到港外傳媒關注?(關注的不只是六四,而還有香港)

那麼,我們應該做點甚麼?

台灣W朋友說,台灣談六四的政黨,大都有Agenda,做法並不純粹。這也反證了港人的純粹。

走進維園,一身黑衣素服的群眾,有一種類同的平和情緒。今年去的朋友太多,我七點會合了一對攜同兒子同往的夫婦,先在銅鑼灣吃了飯,結果反而遲了入場,人太擠沒有進入台前的記者區,那類前是舞台,後是燭光,方便拍照。

我對支聯會也有很多批評,但這幾年多了年輕樂隊表演,今年有播(或是翻唱)李志歌曲,有黃耀明演唱新歌〈回憶有罪〉,當年學聯成員李蘭菊的六四作證,內容每年有更新,整體也不減莊嚴。不知道這些進步是否與近年的批評有關。我也因為蔡耀昌的哭腔,提早離場。

提著相機,吸引我眼球的是一對對年輕夫婦,攜著孩子,點起燭光。此情此景令人覺得香港仍有希望,雖然我不知道那些孩子長大後,這城會變成如何。

成敗也好,6月9日,我們街上再見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