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匿名插畫師W(訪問)

B SIDE:何兆彬
4 min readJul 5, 2020

--

「第一張參與的文宣,是朋友急忙叫我出手的。」W說:「去年7月尾有一晚,朋友問我能否幫忙做公務員集會的文宣。那天很急趕,又遇上女兒發燒,忙亂中打開電腦,拼拼貼貼,做出第一張。」

W是一名平面設計師。一直有參與遊行,「我遊行不會走到最前,又不會留到最後,一直在想可以怎樣幫上一把。」受人所托做了第一次,他跟朋友討論過合作繪製文宣,「本來說好我畫人他畫景,但他最後因一些原因沒有參與,我就自己開始畫。因為文宣有時限,每次都很趕急,通常我晚上畫到深夜,睡一覺早上起來再加上標題文字,交到TG『文宣收集處』,然後上班去。」

像千萬個匿名參與者一樣,W的文宣、插畫沒有署名,甚至每次刻意轉變風格繪畫,「我不是怕別人知道(是我畫),而是我本來就想出一分力,不想叼光。」埋頭去畫,很快就感受到科技及集體行動的威力,「交了稿,隔了沒一會兒畫就開始在facebook出現,然後出現在連儂牆,或變成印刷品。」

令他最驚訝是港人的機動性,「很Organic,感覺大家是一個共同體。我最初畫了一張林鄭,很快它已在網上出現了改版,畫面上加了Graphic,甚至半天內,這幅畫已出現了在示威現場,而示威竟然在倫敦。同一系列,我還畫過習大大的,原設計是用英文版,但半日內就出現了日文版。」

這樣畫了1–2個月,他有天突然收到個訊息。「訊息問我這張這張,是不是你畫的?」

他嚇了一跳,心想是誰會知道他的身份?「起初我也有戒心,不知道對方用意。因為大家平常都用大的文宣組,屬於無人駕駛,他說想另開一個群組,有目標、主題、日程表地製作文宣,例如這個月幾日會有大遊行,請…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