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希特拉偷走我的粉紅兔 極權之下無盡流徙
2020–06–17
(*2020年,在被喻為1934年柏林的香港,看1933柏林文人怎流亡到瑞士、巴黎、倫敦,由童眼看世界,看她怎面對爸爸被希特拉出一千馬克要其人頭,看中產小資階級,怎墮落到要在巴黎住六樓(廁所要跟鄰居共用,六樓本來設計是給傭人用的),看他們怎在艱苦中成長。
沒。有。可。能。不。想。到。香。港。的。)
夾都無咁啱。當海內外政論家以當今香港與1934年的西柏林相比,《希特拉偷走我的粉紅兔》(When Hitler Stole Pink Rabbit)的背景,正正是1933年的柏林。看着主角一家為逃離極權統治,四處流徙,說沒有聯想是騙你的。
電影改編自猶太裔童書作家Judith Kerr(1923–2019)著作。流徙半生,她把與家人逃亡史寫成半自傳體的小說三部曲,合稱《Out of the Hilter Time》,這是第一部。Anna父親是柏林著名的劇評家,母親是古典音樂家,本過着中產生活,富裕有閒。一天母親突然跟Anna說,父親已秘密到了瑞士,她跟兩個孩子一共三人,必須在選舉日希特拉勝出前,假藉旅行,坐火車到瑞士會合。此行相當隱秘,母親再三叮囑,她只能在眾多毛公仔之中帶一個走。粉紅兔是Anna最愛,但已玩得有點走樣,最終被她放棄。粉紅兔戲份甚少,卻成了她一身遺憾。
女導演觸感細膩
導演Caroline Link以拍兒童劇起家,1996年憑《無音曲》一舉成名,奪得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高榮譽「觀眾票選大獎」,提名奧斯卡「最佳外語片」。隨後改編德國猶太人作家Stefanie Zweig自傳,2001年拍成《非洲的天使》獲奧斯卡「最佳外語片」,連奪德國電影獎「最佳電影」、「最佳導演」,故事寫小女孩子隨家人逃亡到肯雅,逃避納粹迫害。今天回看,兒童/逃亡/極權等,都是她一直關心的主題。
一等近廿年,新作《粉紅兔》水平仍然高超。電影沒見過希特拉身影,粉紅兔只在鏡頭前晃了一晃,她也由頭到尾沒有炮製甚麼逃亡驚險故事。主角Anna(即Judith的童年)在不情不願下,被環境迫著成長。她本來拿出《名人錄》來讀時嘆道:「嗯,當名人的童年似乎都不好過,那我們注定不會成為名人了。」一語成讖,這一家到瑞士開始生活逐漸困難。
瑞士為保中立地位,不大敢刊登Anna父親Arthur Kemper的辛辣評論,使他收入驟減。這時,希特拉已下了格殺令,他的人頭值1,000個馬克。(演Arthur Kemper的Oliver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