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悼區紹熙James

--

前晚深夜朋友說有電影朋友去世了,到昨天中午才確認是James區紹熙。James寫影評,大家常常在試映場碰面,大家都住港島,映後常在車上交流,他為人相當率直,快人快語,而且永遠不搞高拐理論,很合我脾胃。

James在電影圈有三個身份,一是他曾是愛克發電影菲林的Top Sales,當年電影圈流行用柯達,他不斷把愛克發寄給杜可風試用,用到後來杜可風替王家衛拍《阿飛正傳》,一訂就訂了三十萬呎。據記載,當年大片才用八、九萬呎菲林。及後王家衛的電影一直沿用愛克發。

直至最近,他還不時寫及往日電影菲林的逸事。

圖:James出演的其中一個廣告

二,區是影評人,他本在立場寫高球文章,是後來才開始寫電影。《蘋果》晚期那年多兩年他都在寫電影,他又曾著有《港產片真巴閉》一書。朋友都笑我一把年紀還事事有火,談電影談藝術都肉緊,區比我大十多歲,也早達半退休狀態,可寫可不寫,但發文的頻率很高,我比他懶得多。電影他也看得比我多,有時他會PM跟我聊最近應該去看那個影展,拍香港社運的短片,那一齣更值得看。其實他不自稱影評人,他是務實主義者,常說「我哋寫稿佬,有乜寫乜。」我就說他不搞高拐。

三,因為跟上一代電影人就熟稔,他從前就不時在電影中客串,包括近幾年還不時在學生電影中義務演出。他最後的電影演出,很可能是香港不能上演的《少年》,在戲中演藍絲大叔(他已看過《少年》,還寫了影評,可惜刊在《立場新聞》,我已找不回來)。在很多廣告中也會見到他的蹤影,有次我好奇問他這些演出收入很不錯吧,他笑說:有很多是從前朋友做Stock Photo,當時拍下了一大堆,日後相片怎賣,都與他不相干。他也有演出一些需要Casting的廣告,我記得他在一些銀行(好像是匯豐)廣告中也出現過。其實他跟我說自己並不缺錢,所以這應該是興趣。

其實我跟James不算相熟,是年多兩年前有次我訪問香港編劇,貼在這邊,他在這裡留言我才跟他相認,及後在戲院等開畫時大家說過約吃飯,我又說拜訪他(他馬上說別說「拜訪」二字),但這兩三年香港情況變化太大,太多說好了的事都沒法實現。

因為答應了替他做一件事,這幾個月大家聯絡更多,他有跟我說過自己的病情。有天早上,他跟我說報告出來了,情況不好,同一個早上還有兩個朋友跟我道別,所以是一天內有三個Farewell,那個星期我一直很失落,近日這邊更新很慢也與此有關。他入院後,我們還談了一兩次,但已不敢再打擾他。

望他的家人好好保重。

(* 答應了James的事會繼續辦,直至完成,已在他請教相關界別的朋友。)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