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智力問題,定精神問題?

B SIDE:何兆彬
3 min readJun 9, 2020

--

每周跟老友飯聚,月旦時事、人間之光怪陸離,「白頭」總愛說:「嗱,先搞清楚這是智力問題,還是精神問題。」我初次聽到想了想,有時都好難分辨。

人蠢是智力問題,人瘋是精神問題。當你以為資訊發達,人間會少一點智力差異,剛好相反。但也有很多Case是兩者兼備。

早上初看到有火鍋店用 #黃色經濟圈 作招徠,但因為用上周梓樂、陳彥琳作壁畫,備受抨擊,我首先問自己的,這是智力問題還是精神問題?通常我們罵人笨,但可能他不是笨,只是瘋。

此店之笨,無可置疑。網上說「看着死者我怎食得下」、「人血饅頭」,後者語氣雖然太重,但都有道理。其實像這種事回到做人的基本,幾條童子軍守則,問問自己就知道有沒有問題。一,別建築自己的快樂在他人痛苦之上。當然,更不能把私利建築在他人痛苦之上。「人血饅頭」太重,但無論怎說,這都是在消費死者。

二,你們可有問准死者家人?陳彥琳的家人盛傳失蹤了,但周的父親還在。壁畫上還有被射瞎一眼的女First Aid,你們可有顧及當事人/遺屬/家人心情?

我嘗試代入了一下角色,若老闆叫我去問遺屬,借用他們形象開餐廳,這句話我是怎麼都問不出來。一千萬都問不出來。這個是Considerate(譯體諒?)、同理心的缺乏。

因此到底是智力問題,還是精神問題,就變成了要問:到底是智力問題,還是心地問題。我無意指控店主心地不好,現在證據還不足,但我會有所懷疑。

(圖:渣哥也開火,很少見。)

西人說Politic is perception(政治就是觀感),做這樣的生意當然是政治,當然要顧及觀感。我去過幾十家黃店,由暗黃到黃到發光,都從來沒見過這種表達手法(補:有人留言有黃店也有貼陳彥琳,那是百中之一,純為表態;,火鍋店是自行設計,而且是Key Visual,怎能相比。)。大家通常貼的是「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」等訴求,因為這是我們目標,這帶來希望。

目標一致,才是同路人。

有網民說台灣保護傘也是全店高調文宣裝修。我還沒去過保護傘,但就從相片中就沒有見到有死者畫像。況且保護傘以生意養活流亡示威者,本身性質近似社企,並非一盤謀求更大利益的私營生意,兩者分別就很大。我就沒聽到有人批評膳心小館(被政府逼遷的社企餐廳)。

保護傘身處台灣,要跟外人解釋它的性質,盡情發揮其作用,本來就得高調。既養活手足,又吸引外媒採訪,盡收文宣之效。

談到高調,肆事的火鍋店也不是沒風險的。國安法目的是以言入罪,所有黃店都有被打壓、甚至控告的機會。此法才剛過了不到十天,大概店家當初投資、裝修,還沒有想到這一點吧。

不篤灰不割席。一如過往,要他好就不可能不批評。把壁畫那些改了,就重歸正軌了。

至於心正不正,心地好不好,我怎會知道?

(某某漫畫家在私人acc說,火鍋應該改名做黑警高官地獄火鍋。好啱數,但實畀人搞。)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