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《最後禮物》(劇作:莊梅岩 導演:陳焯威)
(編按:寫於9月5日)
(劇透啊。)
未入場前,除了《最後禮物》是莊梅岩新作,由黃子華、潘燦良合演,一票難求之外,基本上我一無所知,這是最好的狀態。來吧,來看看你有多厲害,為甚麼好評如潮,連私下也沒有半句批評?
它首先給人的印象,是製作精良,第一幕由律師樓大堂,到律師樓寫字樓,再到酒樓吃飯,由場景、一枱一櫈到酒樓牆上掛着的國畫,都是香港話劇鮮有那麼精緻和有品味的,更別說這一連三幕,是利用了舞台的三層布景,第一層距台邊只有數尺,寫第一幕歐陽曦(潘燦良)在律師行大堂遇上一個身懷巨富的寂寞老太太,她是來處理遺矚的;第一層拉起,進入律師樓,曦與律師華叔談到父母的遺願;第二層再拉起,後面整座酒樓布景推前,歐陽晴的大哥歐陽晴這才出場(效果好富電影感啊)。
說穿了,《最後禮物》就是個爭產故事:晴與曦的父母去世,留下一個唐樓單位,若干財產。父親從前經營訂造西裝,這生意數年前已頂手了給夥計。其實晴(黃子華)離港多年,本來早與這頭家不相往來,是因為要處理父親後事──不,後事弟弟都弄好了,他是知道父母留下了一定財產,才回來一趟的。(事有湊巧,父母留下一個單位,着兄弟們儘量不要變賣,結果惹起兄弟的爭拗這一設定,基本上與《飯戲心攻》基本相同,只是一個喜劇處理,一是悲劇,劇情走向也大不相同)
02
讀場刊中莊梅岩寫到,當英皇要委約她寫新劇,她提出的,就是一對兄弟的故事,她想寫這個很久了。只是她「對聖經裡浪子回頭的故事很有意見」(哈!),於是寫成了這個故事──對,莊梅岩的故事都沒有和解,沒有大團圓,她的戲劇世界總是描寫人性黑暗,一錯再錯,恨錯難返,「去到法庭,到最後劃下一生裂痕。」
所以真正的藝術,其實是回到基本。不怕劇透,我跟你說形容米開朗基羅畫了甚麼,到你現場見到,難道就不會被震撼?《最後禮物》寫兄弟分別多年,為了一個單位,打上法庭,最後釀成倫理大悲劇,即使讀了劇本(場外有售),也還是會被它大嚇一跳。這故事深挖歐陽家家庭史,晴多年前遠走他方,不願回港,是由於他從小讀書不佳,後又誤交損友,半輩子一事無成,還因為曾釀成大錯,一方面沒面子留在這頭家,又由於自己的表現從來沒有令父母滿意過,他每一天生活,都感覺活在地獄。
但在弟弟眼裡,故事弓有另一番景像。因為學業成績佳,曦總覺得父母對他的期待太大,那年沒考進醫學院,被父親大罵了一頓。在他眼中父母從來不公平,即使到了哥哥丟下家庭,兩老日夜掂記的,還是那個從來沒有對這頭家有過任何貢獻的不孝子。後來母親先患上癌症離世,父親一天一天虛弱,有天跌碎了盤骨,也都由他一人照顧。潘燦良演來,是一張觀眾從來沒有見過的滅世憤世臉,他事業成功、閒錢也多着,但人生就是不高興。
莊沒有站在誰的角度,把正邪簡單化。在二人身上,你都會找到自己。
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