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《熊抱青春記》Turning Red, 2022(Disney+)

--

Pixar新作《熊抱青春記》上架了,查一下資料,IMDB都在標榜這是Pixar第二次由女導演執導作品,第一次有色人種女導演作品,連迪士尼的新聞稿,標題也寫「彼思首位華裔女導演原創力作」,同時在Disney上架的電影製作紀錄片中,也指出此作主創團隊都是女人,只有數名男士輔助。這些我都明白,但電影好壞與否與此,關係不大。

我曾迷戀Pixar作品,近幾年都滅退了,上一部作品《盛夏友情天》(Luca)藉物種(人魚)寫種族,但物種之間(人與人魚數百年來的仇恨)化解寫得太Easy了,要比較,請比較一下《馴龍記》(How to train your dragon)首集,故事藉維京人與龍的大戰,寫人總害怕自己未知的事物,其實對方沒有那麼恐怖,甚至可以合作,描寫都厲害到不得之了。第二集較平凡,第三集《馴龍記》再談人與龍之間的關係,簡直是寫出動保人士談的「動物解放」,讓龍得到徹底自由,犀利。

《靈魂奇遇記》(Soul)還好,只是驚喜不大,也許我期望太高了。

《熊抱青春記》其實也沒驚喜,電影無疑娛樂性十足,風格上與以往Pixar有異,導演石之予是宮崎駿超級粉絲(她家中都是宮崎老頭的畫集、海報),《熊抱》充斥着Pixar從來不見的日式表達方法,例如女孩看到心儀男孩會露出水汪汪眼,很多畫面也相當宮崎駿,如果你知道石之予最愛《千與千尋》,你會找到更多。

CinemaBlend記者抨擊《熊抱》集中寫一個亞裔女主角,是限制了電影的觀眾在亞裔圈子之中,自然飽受批評,最後要道歉收場。以亞裔為女主角自然不是問題,只是若創作上太過給人亞裔家庭的刻板印象,橋段自然例牌。網上看到朋友投入不了故事,看電影頭二十分鐘,寫13歲的美美開始思春,躲起來畫男生,被母親捉到,母親還要質問她這男孩是誰,還找上門找男孩算帳,幾乎是語帶恐嚇,情節就很老套。

但有趣的事情,是過了這一幕才開始到來。

因為這是一齣寫母愛的暴力的電影(或稱暴力母愛),是我第一次看Disney/Pixar電影看到這些描寫。

『母愛有時候是一種暴力』是蔣勳在《孤獨六講》中的說法,因為母親愛你,所以你要聽她的話,要隨時隨地完成她想你完成的使命,2017年我訪問蔣老先生時他說:「我對我媽媽一點辦法都沒有,因為她沒事就端個雞湯來,然後又拿個藥來,隔上每十分鐘敲我一次門。我在裡面讀歌德《少年維特之煩惱》,她就每十分鐘來敲一次門,所以我才寫了那句。很多小孩子其實有同感,可是不敢講,因為母愛太偉大了。」其實不只母愛,有時父愛也會如此表達。(訪問全文:https://bit.ly/3q3tqjG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