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台劇一年前預演會成功嗎?(《大狀王》)
晚上已十點多,西九戲曲中心大堂上站滿了人,在等待不知何時開始的下半場。
幾十分鐘前,場內燈都熄了,大家等待開演,卻突然有工作人員走到台前說出了技術問題,著大家先離座。這一等就超過半句鐘,這種事你遇過嗎?行內前輩都說沒有遇過。
時間一秒秒過去,有朋友說要回家去。更離奇的是,再過了一陣子大會宣布問題解決了,大家回座,燈關了,人坐好,場內突然發出雷動掌聲,氣氛之熱烈,鼓勵性之強,令我這名算不上話劇常客也深受感動。後來完場,導演方俊杰特別在台上提起此事,說台前幕後都因此受到鼓舞。
這一晚,是在西九戲曲中心舉行的《大狀王》預演,這齣booklet上寫到「醞釀十年,創作三年」的作品,作了一個香港舞台劇鮮有奢侈的嘗試,它在一年前預演,讓行內人及文化記者先看,給予意見,終定版明年五月才上演。場外除了會收集意見,Booklet上也有觀眾問卷調查QR code。台前幕後打算花一年將作品作最後打磨,這在香港,算是創舉。
我還沒填上觀眾意見,不如先在這邊寫寫。
《大狀王》是以方唐鏡/宋世傑為題材,二次(N次)再創作歌舞劇,由張飛帆編劇,方俊杰導演,高世章作曲/編曲/音樂總監,岑偉宗作詞。雖然因為民初背景,音樂有用上中樂,但劇作的風格還是百老匯式:娛樂性豐富,歌舞連場,熱鬧有時、感人有時。故事上,它揉合了方唐鏡為榮華富貴,專替有錢人打無良官司(審死官)、中段加插鬼故事,開始奇情,寫主角被出賣大起大落,最倒霉時對前半生感到無比羞愧,故事再發展下去,演變成了救贖的複雜故事。故事包含了邪能勝正,賣假藥被包庇,以古諷今的悲劇味道。劇作分上下半場,全場三小時。
其實這故事頗為豐富,甚至令人覺得可改編成小說/電影/舞台劇,是個有(商業)潛質的franchise。離公映還有一年,預演版已相當豐富,但部分反而令人覺得太豐富:枝節太多。全長三小時的劇作,中間有兩三段幾乎遠離主題。
看作品能想像到創作過程之艱巨,技術上,它沙石還是很多,第一幕燈光、調度都較呆滯。不知是否擴音系統將音箱全放台前,音樂/對白/歌唱聽來很「遠」,歌詞總聽得不大清楚,甚至要看字幕(我坐N行,算是全場中間,那後面怎聽得清楚?)創作上,合唱部分歌詞太複雜,看看百老匯名作,合唱的部分歌詞簡單,Chorus重重複複,所以瑯瑯上口。其實很多時候音樂聲量都太大,跟對白撻成一塊。請留意,最場全好反應的搞笑對白,最感人的傷心場面,音樂都近乎完全停頓。
我感受到演員很落力,所以說以下這句很小心,但還是想說的是:男主角劉守靈動多變,演出生猛(有一幕還走到觀眾席內,擒高擒低),但他本來已長得不高,再配女主角秀秀(溫卓妍飾)二人身高身形太接近,都偏矮小,在台上並不好看。
導演說6月2日前會不斷收聽意見,還會開會,接受看過預演的觀眾面對面來「點醒」自己。這謙遜,一心把作品做到最好的態度令人佩服。我不知道一年後公版會變成如何,自己會否再看。花那麼多精力時間,只希望它再進一步,會成為日後香港預演/舞台劇的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