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追捕殺人狂》To Catch A Killer 2023

--

片長119分鐘,頭一小時都很出色,然後跌Watt,我要看到《追捕殺人狂》最後15分鐘,散場了才明白為何它的評價不怎麼樣,結局及壞蛋寫壞了,縱使如此,前一小時也值得入場觀看。

看《追捕殺人狂》完全是因為它是九年前《無定向喪心病狂》(Wild Tales)導演Damián Szifron新作,也是他第一次拍荷里活英語片,其實過去九年間他沒有拍過任何作品。

《追捕殺人狂》是那種傳統美式驚悚懸疑犯罪片,它讓你想起《沉默的羔羊》、《七宗罪》,故事寫某個除夕夜,街上滿是行人,突然槍聲四起,有人以奧運級別的槍法,無差別的射殺途人。不,死者有的在大廈內,有的在街上,有老有少,有男有女,也有不同膚色。女警Eleanor在事發後趕到現場時,目睹一棟大廈單位發生爆炸,大廈的人都往外湧,她冷靜的取出手機,把往外跑的人面貌儘量都拍下來。後來在查案的過程之中,FBI首席調查員Lammark聽到她對罪犯的分析,指定了這個沒讀大學的低級警員,一同來查案。

演女警Eleanor的是Shailene Woodley,平常很少看她演出,有朋友說她才年過三十怎麼老得這麼快,但戲中她略帶滄桑,有點經歷的精神狀態,倒是相當符合角色的設定。《追捕殺人狂》用上典型的追查連環殺手故事架構,但新添了現代對角色的詮譯,Eleanor之所以高智慧、低學歷,是由於她有情緒問題,易上癮,她甚至有自殘的過去,曾報FBI但失敗。因為這些過去及心境,她反而了解殺手的心態,Shailene Woodley其實演得很有說服力(她也是電影監製)。演Lammark的Ben Mendelsohn也極出色,戲中描寫他很冷靜,但身處FBI高層容易不被信任,戲中描寫事件發生後24小時內FBI需要交到甚麼功課,令市民不會恐慌,也令自己不會丟官,有不少事沒有用,甚至你自己都不認同,也都要做,因為在職場上你正身處辦公室政治漩渦之中,這些描寫都很有趣。

因為想了解電影為何在英美評價不高(RT 49%、IMDB 6.9分),讀了好些影評,有些讚它在頭一小時實在很Stylish,攝影風格冷酷,兩個主角都演得有力,但及後開始崩壞。《追捕殺人狂》最大的問題是在故事後段,不懂得收尾,也可以說編劇在當初寫這故事,到底想寫美國的一個甚麼狀態,出現這麼一個變態冷血殺人犯,並沒有想得很清楚透徹(女主角理解為何他反社會人格,為何認為社會九負於他)。故事是同情殺手的一些遭遇,最後還安排了女主角與他面對面,但那段對話及劇情,她竟叫他投降「接受治療」,卻是敗筆之中的敗筆,一小時前,女主角才說出她的分析,惡魔會把鳥兒折翼,看它受苦,可是這殺手像在打蚊,不是想破壞,而是想解脫。對,他想解脫,怎會選擇治療?你自己也不相信吧?

臨門一腳太失敗了,真可惜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