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Facebook正式回應Social Dilemma
上月Netflix新紀錄片Social Dilemma(《願者上網》)找來多名前科技巨企高管爆料,指多個社交媒體販賣個人資料、以使人上癮為目標,不擇手段。最可怕那一段,是有統計指十多歲的青少年(Teenagers)在出現社交媒體後,自殺數字不斷攀升。
這些很多人都寫過了,我沒有補充。
十多小時前,FB卻正正式式的發表聲明,反擊紀錄片誇張失實,但看其字眼,實在相當疲弱不堪,我也懶得翻譯了。這麼一來,等於證實了上述的指控為事實。
有朋友不同意我常說社交媒體會改變行為,說歷年來出現新科技,我們還是長大了也沒怎樣。但我說販毒頭子家訓就是不讓子女碰毒品,Social Dilemma都證實了。我寫過Tinder會盜取你資料,計算你甚麼時候需要女人/男人,然後誘惑你,但讀過的朋友仍有天天使用Tinder,異性真的很重要,我也沒有甚麼好說。
(近日最可怕的經驗, 是我跟一名新朋友見過面, fb馬上推薦我加她; 上星期打了一個工作電話, fb又馬上建議我加她。前者還可以理解fb是用gps定位來判定我認識她, 但後者fb是有偷取我打出的電話號碼吧?或是whatsapp?)
Social Dilemma的資料並不完全新鮮,它只是一次過整理好給你看,讓前毒販公開自己的販毒紀錄。未看的也推薦你看,如果沒有個多小時,只看電影最後一段足矣。
以下是販過毒的前科技前線/專家,在電影最後五分鐘給大家的建議:
1.關掉所有通知(notification)
2.不用google搜尋,用Qwant(不會儲存搜尋歷史)
3.不要接受Youtube給你的推薦影片,自己去找
4.Chrome有很多擴展功能(extension),可排除推薦
5.分享前先確定新聞來源,有懷疑就先搜尋一下,以確定消息
6.不要點click bait
7.follow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
8.別讓孩子碰社交媒體, ITS A RULE !
9.三條規矩:睡前半小時禁止碰數碼裝備、高中才能使用社交媒體、跟孩子討論,及約法三章,制定一天可以使用智能電話的時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