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【Patreon第一炮】香港編劇專題
失驚無神,我「創業」了。
數個月前,說過暫時不考慮開Patreon,這星期發生了一件事,令我改變了想法,於三天內(儘量)去弄懂它是怎麼運作。
先談文章,這是一篇超過7,000字的專題,探討香港年輕編劇遇到的待遇問題。訪問了編劇權益協會(兩名年輕編劇)、資深編劇紀陶,一名我認識的導演/編劇。本來約了 #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 訪問會長,本來答應,後來他們考慮了十天左右,又推辭了。
我另外還訪問了一位前輩(請等下一集),談了三個半鐘,所以7,000字外還有3,000字以上。但在採訪過程中,無法跟某媒體編輯達成採訪方向上的共識(詳情再談),我已採訪了超過一個月。既然如此,那放棄吧。我另外找媒體刊出。
但其實我也想不到誰會要它。好吧,不如我自己刊出。畢竟花了不少時間。
我是有想把白白工作十多天的薪水賺回來,但這篇完全是免費的,它是有點公共性的。剛開了Patreon的某某占星師叫過我幾次快點開Patreon,我一直不聽她的,這兩天一弄不懂,就去問她。
有一件事沒有聽她的,是我文章很長,她說可裁成上下兩集。我裁後看來不大完整,不如作罷。
香港編劇權益聯盟 Equal Write Union Hong Kong 兩位年輕編劇(受訪者)是有情緒化的話,聽落有點激,這也是我跟編輯意見不同之處。我的處理是讓他們講,年輕人都對世界有不滿(沒有不滿的才可怕),難道你訪問示威者不讓他們說情緒話嗎?我的想法,是多找不同意見,讓大家都各抒己見。其實紀陶有替編劇家協會小小的平反了,而協會最終也決定了不參與採訪。
連同下集,會較完整。當然還是不及 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 Hong Kong Screenwriters’ Guild 會回應更完整,若你們願意,隨時聯絡我。
(*Patreon叫OMAKASE MAG。OMAKASE 即「廚師發辦」,我當它是一本Magazine,由我來發辦。其實你在看這個page也是歸類為Magazine,細節容後再談。若得大家支持,非常感謝。外面也有太多人更有需要,可先考慮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