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《人選之人 造浪者》2023
Netflix熱播的《人選之人 造浪者》以台灣總統大選為背景,以幕僚為主角,導演林君陽曾拍過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(2019)。《人選》是政治劇,也不是政治劇。
這句話怎麼說?《人選》一共八集,寫總統大選,刻意避開了所有最政治的議題,台灣兩黨這幾十年來的選舉,從來「台獨」都是最大議題。來年台灣又大選了,兩岸關係、台灣是否要保持現狀、怎樣面對中國威脅仍然是最大議題,《人選》半句不提,這其實很容易理解,戲裡的明星要接戲,如今的內容都不算敏感。
但《人選》還是充滿了政治:性欺凌、辦公室性騷擾、性平權、死刑、環保等等,貫穿全劇。劇中兩黨:主角處的公正黨較接近綠營,他們支持性平權、廢死;民主和平黨的篇幅較少,代表人物是副總統候選人趙昌澤(戴立忍飾)。劇集幾乎避開了兩個總統候選人的性格描寫(和平黨完全不寫,公正黨的總統參選人有一點戲份),也許是避免了太明顯的政治取態。
三個主角,都寫得好,頭幾集演得最生動的是黃健瑋,他演的陳家競是文宣部主任,是工作狂,是投入工作到忘掉了家裡瑣事的那種人,他太太是插畫師,也想有自己的事業。這故事線寫的是,他一直心底裡覺得自己的工作比較(插畫)重要,因為他可以改變台灣的未來,此想法看似正面,但其實屬人性陰暗面。編導一如《我們與惡》,沒有提供答案,反而問了一條條重大的人生問題:改變台灣未來是否比家庭重要?你為了贏得選舉,可以付出甚麼?
後面一條問題,幾乎是一問再問。謝盈萱演政治世家之後翁文方,劇集開始時她是文宣部副主任,卻原來她在上一屆參與,因為同志身份被攻擊,與對方拉扯,被攻擊為暴力議員,結果落選。編劇很花心思寫文方這角色,她父親是政界重量級人物,她總覺得本來上屆沒有要她出來選,只是因為哥哥車禍去世,才找次選的她。她是同志身份,也一直覺得父親並不支持自己。母親夾在中間,了解丈夫性格,也同情女兒的遭遇,後來寫她與母親對話那段寫得太好了。文方有很多對白都寫得相當出色,有集她突然說了句:「其實選舉是蠻遭蹋人的。」但想過之後,她又覺得要改變台灣,就得通過選舉,於是又有了出選的想法。過程之中,編劇又替她增添了辦公室政治的劇情副線,寫高層有天突然不讓她出鏡,似乎想把她壓下來,此時與她份屬好友的同事張亞靜(王淨)建議:「如果不聽話,就要有不聽話的本事。」幫助她建立自己的Youtube頻道,增加影響力。這一段任何在辦公室混過十來年的人,都會深有同感。
文方的角色最令我投入,是她就是直性子,有話直說,因此不斷開罪別人,但她沒機心,這樣活也最舒暢。像這種角色其實不適合選舉,一定會吃虧。《人選》整體而言,還是陽光正面的,對選舉、民主這回事很有期望的,不像美國的劇集或電影,描寫年輕人進去了,過一陣子就發現選舉骯髒無比。劇集的結局和結論,也是肯定選舉、幕僚的工作,這與世界掀起民主退潮論,荷里活不少電影描寫政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