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嚟同我鬧爆蘋果!
寫得蘋果多,又同堆填區藕藕斷絲連,遠在美國、台灣或香港的朋友Login唔到蘋果,都來找我。蘋果會員制七月開始要付$3(台幣$10)先睇到,九月開始正式收費(價錢未公佈)。
一些技術問題,問過堆填區友好,已經解決,但還有些未解決,朋友說「我在裡面鬧沒有用,要外人在外面鬧」。我明喎, 如大家如像巴士阿叔「未解決」請去鬧爆佢。其實由當年《壹周刊》開始,肥佬從來是邊做邊改。讀者的罵,是整件事進化的一部份。
(本文標題純粹跟連登學習,歡迎留言,但跟我說我解決不了事情。)
01 動新聞Apps不能付費
係,要用電腦版畀錢,相當笨實(原因你諗下都明,唔公開了)。之前只接受信用卡付費,據聞是肥佬一直堅持,最近公布可用八達通Apps、TAP & GO付款,是後來被鬧爆/ 員工苦口婆心日諫的結果。(方法:https://hk.adai.ly/e/3bbrZQxJ1X)
付費訂閱:https://bit.ly/2JsRNBi
FAQ: https://bit.ly/2YDMNzW
02 台灣睇唔到港蘋
至少有三名留台港人,跟我說讀不到港蘋。後來查得「解決」方法(我貼在下面),但據知仍有閱讀限制,未能無限閱讀。堆填區友好說,系統設計是若你在港開戶,就只能讀香港蘋果;若你在台,就只能讀台蘋。CS建議大家找香港家人/朋友替你開另一個ACC(唔係呀嘛!)。近日反送中運動如火如荼,海外港人看不到真係火燒心。
我說點解有人咁X蠢,94年蘋果開報,賣$2,就是減低讀者成本,你竟然叫人搵朋友幫你在香港開acc咁X煩?其實開報之初,一個價錢睇晒又得,你畀多$10睇埋另一地區又得,咁就睇晒成個自由中大華的蘋果,有錢賺何樂而不為,要同自己作對。況且會員制的精義,就在於無論你身在何方,皆可讀報,完全打破了舊日實體報的地理限制。(因此你在香港也可讀New York Times,也可讀Guardian)
其實單單今年移民台灣的人口都6000。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統計,2012年起,港澳人士來台居留逐年攀升,2012年有8624人,2016年為15449人,5年成長79%;2017年1至9月居留人數為1萬4273人。我話:你老細真係好撚蠢好撚蠢好撚蠢!
台灣讀港蘋的方法如下(From蘋果CS,據知只可讀重要新聞,仍有限制):
感謝您的來函,若您已付費訂閱台灣蘋果新聞網,會員專區中可以瀏覽香港動新聞的重要新聞。閱讀方式如下:
PC 網頁版:
1. 請您在台灣蘋果新聞網首頁的右上角先登入會員。
2. 會員登入成功後,請將游標移至頁面上排的《會員專區》,即會出現《港版蘋果日報》的選項。
手機APP版:
1. 請您在台灣蘋果新聞網APP左上角點選左側選項,在選項中點選右下角的會員登入。
2. 會員登入成功後,請在左側選項中點選《會員專區》,即會出現《港版蘋果日報》的選項
03 歐洲讀者睇唔到
呢度有無歐洲朋友?係喎,據聞因為歐洲私隱政策,不接受歐洲公民登記/付款。歐洲有幾多港人,或想睇蘋果的海外台灣人/ 中國移民?我唔知道,但目前蘋果話唔做你生意。
咁《紐約時報》《衛報》又有無歐洲讀者?不如你話我知。
今早堆填區公佈付費(手續費人數40萬),數字仍在增長,但九月後畀真金白銀後應該會有回吐,就以30萬人,每月HK$40計好了,一個月是1200萬,一年是1億4400萬。去年仍蝕3.38億,收一億四跟救番一半,但未夠數。
要鬧爆請到下面電郵/電話 :
顧客服務部(鬧爆)電郵: cs@nextdigital.com.hk
顧客服務部(鬧爆)電話:+852 2623–99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