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反抗的一千種方法 由搖滾樂隊Supper Moment到裝瘋賣傻的世代
(*東拉西扯,由Supper Moment談到躺平主義、舒國治,和Nirvana的經典反抗事件。全文放在Patreon,有第三部份。)
命運總是弄人,近日樂隊Supper Moment久休復出,舉辦演唱會,結果被網民翻出舊帳,奚落嘲弄。我得一個個關鍵字搜索翻閱,才了解事件起源和雙方論點,但這同時令我想起,不過是2014年,我就在示威現場見過全隊Supper Moment,那是2014年9.28後幾天,當時中環政總外圍,晚間總擠滿了年輕人,有時大家隨便躺在地上,就等到天亮。我少聽本地樂隊,本來不認得他們幾人,當日是下午時份,認識的朋友給我逐個指出,這個是誰,那又是誰,直至翌晨,隱約還看到他們在場。
幾天之前,9.28香港警察向群眾發射87枚催淚彈,雙方爆發衝突,我隨群眾在午夜前到達銅鑼灣,看着馬路被佔領。大批年輕人坐在馬路上,開始唱Beyond一首首名曲,又唱了SM的〈無盡〉(我還把片段拍攝了下來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r9D2lytufk ),他們多少代表了抗爭和不服輸。
不過是幾年之間,我們就仿如變成不同陣營敵人──為甚麼會這樣,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站錯了邊?如果他們是同路人,又是甚麼,將他們威迫利誘到對面去?(Supper Moment最愚蠢的不是選擇了TVB和人民幣,而是在近日這訪問還一副不知悔改,諷刺港人的姿態。)
01
談論這一點之前,我們先看看近日最潮的一個詞:躺平族/躺平主義。
談躺平,常被引用的「好心的旅行家」,在《躺平即是正義》中直言,自己已有兩年沒有工作,「都在玩沒覺得那裡不對,壓力主要來自身邊人互相對比後尋找的定位和長輩的傳統觀念,他們會無時無刻在你身邊出現,你每次看見的新聞熱搜也都是明星戀愛、懷孕之類的生育周邊,就像某些看不見的生物在製造一種思維強壓給你。」細心分析他的理念,本來只是出於個人主義,談及自己的志向、興趣,毋須跟從主流價值觀,去做自己不願意的工作,然後被社會互相比較,這幾乎是一種養生哲學,他甚至留言說:「我厭惡那種一輩子為了鋼筋水泥和傳統的家庭觀念,人不應該如此勞累……我有時會躲在某處看著那些忙碌的人發笑。」
據說他每月消費控制在200人民幣以內,一年只工作一兩個月,平日會鍛練身體,出門旅行,堅持慢節奏生活。看到這裡,其實這種低慾望生活一點也不算新鮮,中國人自古說「無欲則剛」,也就是鼓勵滅少慾望。二十多年前最著名過這種躺平生活的人,人在台北,他叫舒國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