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《孩子轉運站》(Broker)2022
談是枝裕和,記得七年前《海街女孩日記》嗎?當年好些影評說它是「精品電影」,這形容詞是貶意的,暗指是枝已在拍那些甜甜美美的無痛作品。如果你由一開始就看他的電影,就懂話裡的意思。
我倒是頗喜歡《海街》的,它無疑是精緻,不能跟他的嚴肅作品相比,但也就是因為《海街》很不同,所以大可以當導演去放了個假,或像拍過廣告一樣。電影改編自漫畫,風格有點「文青」,對,我是接受到作者有天心癢癢,突然跑去拍齣類型電影的。
《孩子轉運站》(Broker)的甜,取悅觀眾,倒很令我意外(很少見到有人談到這一點,我很感到意外)。
電影同樣寫家庭,背景跳到了韓國,拍某教堂長期在外牆長期設置一個收納箱,讓人放置丟棄的孩子,教堂會代為收養(想起了這幾天美國修改墮胎法案嗎?)電影一開始,IU飾演的賣春少女,到了教堂,放下孩子,轉身離去,然後教堂裡兩個兼職連忙把嬰兒抱起,再刪除了閉路電視片段,他們打算把嬰兒轉售。電影英文名叫Broker(經紀,與韓文名同義),講的就是宋康昊演的主角尚賢,與及東洙(姜東元)這對拍檔。
《孩子轉運站》寫二人一心想快快賣掉孩子,同時遇上嬰兒母親回來,三人同意賣掉孩子,快快把錢分了,他們卻不知道由放下孩子那一刻,已有警察(裴斗娜飾)在遠處跟踪,一心想搗破這販賣人口組織。劇情發展下來,卻越發像荷里活式橋段──每次快要交易,事件都會告吹,然後三人又再找新賣家,提出不同的價錢。三人心急,更心急的是那女刑警。
如此故事及鋪排,有沒有令你想起成龍《寶貝計劃》2006,或甚同類電影始祖───法國片《湊仔三人組》/翻拍的《BB也瘋狂》,基本上,看了十五分鐘你已猜想到劇情會怎發展:(劇透!注意以下是劇透):尚賢欠下巨債、東洙也是孤兒、IU演的素英身世可憐,值得同情。我沒想到的是,以上各人都是販賣人口的罪犯,他們都像荷里活電影一樣,不但與孩子有了感情,還在過程之中不斷反省自己,而且在是枝執導下,連女警也反省了起來──她在每次都交易失敗之後慚愧地說,自己原來是最想交易成功的一位。
是枝左,但不可能膠,膠的話他拍不出《誰知赤子心》2004那丟棄孩子們,真的從此沒有回家的母親,也不會一次又一次拍出,那些永遠沒法成為心目中想成為那個人的成人,那些永遠令母親失望的兒子,那些無能,由女人扛下家庭擔子的無能男人。因為他知道人性,99.9%的人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