欺人太甚
私訊老友,打算請教他今年市道如何,他回我一堆豪宅照片:「市道還好,但我打算走佬。」他身在吉隆坡,正在睇樓。
馬拉有著名的「第二家園計劃」,剛移居放60萬港紙在銀行,4厘利息,一年後,要投資一半在當地,港人多選擇買樓。他給我看當地靚樓,1000呎,400萬。父母可同往。朋友說已不敢在香港買樓,那邊一切不錯。我家裡也有人去看過,說治安不行,東西沒想像中便宜,放棄了計劃。
他只是眾多打算移民之一。有在藝術圈工作的女友人,傘運後已打算走,本來說計劃幾年,先回來工作存一筆錢,有天突然約大家晚餐,說用專業申請成功了,下月馬上走人(她已離開一陣子,近日常在臉書PostNBA速龍現場Selfie,相當快樂);另有幾人正在計劃、申請,最驚訝的是有一位朋友,說考慮申請美國的特殊職業,例如做農場,那是美國人自己也聘不到人的工作──願留在鄉間工作的人不多。如此一去,不再回頭,苛政猛於虎。
香港曾如此美好,聽到這裡,除了無奈,也是無奈。
近日我常問好友的一個問題是:你見到甚麼新聞,會決定馬上走人?商人無祖國,港人本就如商人實際,家族通常有人逃難南來,早已養成逃難習性(我不認為是DNA)。其實,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,走沒有不對,只是我們已放棄了家園。
//
1990年達明一派推出後經典六四專輯《神經》,除了〈天問〉、〈十個救火的少年〉等名曲,也有像〈講嘢〉,描寫中英港三角關係,周耀輝的詞生動、到肉,以下這段,描寫遇上六四,信心盡失,但不得不被回歸的香港宿命。
//當初不得不相見你 你要再續未了緣
當初不得不依靠你 你要扮成是我至尊
當初不得不歸向你 你說結合是志願
當初不得不相信你 你說未來沒有苦酸
求日後互相信任
求萬事盡量免過問
誰料現在欺人太甚
基礎基礎實在實在不清楚
本應本應雙方雙方不相稱
發覺發覺現在現在不快樂//
今天聽來,「求日後互相信任/ 求萬事盡量免過問/ 誰料現在欺人太甚」自有另一番意義,這幾句對中共還有幾分期望,今天港人信心盡失,也許比六四更貼近冰點。八十年代,鄧小平猜想回歸五十年內,中國會追上文明,卻連他也沒料到是香港給拖了下去。達明在推出《神經》後曾經解散,誰會想到三十年後,到了今天,他們還會再寫新歌,情況已去到嚴重得多的「回憶有罪」?
當有人告訴你「做乜都無用」,其實相反,行動多微小,都是有用的。縱使情勢不容樂觀,但也別墮入投降主義。退一萬步,若這抗爭需時一百年,總有個開始,那就讓6月9日成為重要的一天,站出來大聲吶喊,向世界公開港共的惡行,為了讓明天香港的兒女有個更好的未來,所有人也應該站出來。其實,近日全球多國各方面圍堵中共,是因為其邪惡已經引起西方文明大國關注。
由03年起我參與過多多少少的遊行,從來沒邀家人參與,母親大人也從不致電給我,問我身在何方。只有我弟會笑說:如果你被人抓了,要保釋是會打給我吧?(我答是啊)。其實若不是世態如此,我只是個小資產階級,假日在家裡彈結他、看電影。
但這次,家中兩老共五人都會出動,若六四有18萬人參與(民陣早前預計20萬我覺得太保守了),像我這樣一拖四,就有接近一百萬人出來,這震撼力將無可估計。
這兩星期我常說目標是一百萬人。有朋友都以為我是說笑,才不是。「誰料現在欺人太甚 」,我另外有幾邊朋友,十多二十人沒有出席六四,周日都會上街。文首提到的走佬朋友,也告訴我他將出席。你看看今天汽油彈事件,就知誰怕得發抖!
香港曾給予我們這麼多,這是我們表達對香港的愛,(走佬前)給她情書的最後機會。送中過後,此城雖生猶死。6月9日,街頭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