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自衛術

B SIDE:何兆彬
4 min readJul 25, 2019

--

周日元朗黑夜後,網上瘋傳民間自衛術短片,人人要習武。幾個討論區也在談論若要習武、備日用武器,帶甚麼好。本人習過一些粗淺武術(武術本身很精深,是我學得粗淺),師兄弟之間常笑談「習武無用說」,生在香港,你有幾時會用到武術?原則上,你一動手就會惹上官非。

所以這年代習武才浪漫,或回到李小龍說的”To express oneself honestly, not lying to oneself; that, my friend, is very hard to do.”的目標上。它幾近無用,但你就是不斷追求到更高境界,更會使用自己的身體是難以形容的快感。那想到突然香港變成戰地,而且發生大規模的無差別襲擊。

以下就個人認知,淺談幾句。廢文一篇,純屬吹水。

一)選擇武術
習武對人生有很多益處,習那一家並不重要,去到最後,你的選擇其實是你性格的延伸(小部份人看實際需要,例如有外國保安習合氣道,因為它防守性強,善於控制對手)。但武術必須久經訓練,而即使久經訓練,習武多年,遇到上周日的情形,也可能不知所惜。

我沒有生死相搏的經驗,也敢大膽99.9%的香港市民沒有大規模的毆鬥經驗,遇上元朗的情形,很可能1%畢生所學都用不上。即使現代武術很多簡單化、系統化的教學,但只學三五招,也要練上三幾年才略有威力。例如從前老師學過我三式菲律賓魔杖,即使不練對打(活用是另一層次)舞熟起來實在是密不透風,很具威力。但若本身沒武術底子,把它練熟最少也要三幾個月(而且不練就會忘得七七八八,例如我)。重要的是,你平常回家身上會帶棍嗎?遇上一群喪屍你會/該/敢還手嗎?

我只能建議大家若遇到類似情形,該盡量stick together,不要落單,看直播見到立場女記者一個人跑出閘,去影白衣人群,實在太過冒險了。那一段實在看得人心驚膽跳。後來在從旁拯救她的不知道是否另一行家?他十分勇敢。看罷那天的影片,我是相當佩服很多人的,包括一直在閘內用雨傘頑抗暴徒的年輕人、因為知道事件,馬上趕到元朗做車手,及保護婦孺的大家,其中包括我一直不算喜歡的柳俊江。他們以身驅保護陌生群眾,表現出一種無比膽色。而練武過程的一大關卡,就是要練膽,克服自己、克服恐懼。但竟有這麼多人毋須透過武術就能做到。本人十二分佩服。

二)民間武器
看了好些討論區,好幾段教授使用背囊抗敵的影片都有用的,但當中也有技術,不易應用。連登定華山有天在討論平小型武器是合法,可隨身攜帶。

有人說行山杖。其實習過武的都應該不會覺得它好用,行山杖為了輕多用鋁材,使用起來太輕,而且頭重尾輕,重心不穩,只能夠說有好過無;有人說用電筒,黑色大電筒是相當硬淨,真的一棍可以扑死人的,對沒有操練過的人來說,並不好使,而且用起來很危險。而且問題又來了:元朗夜你根本不知道它是今晚會發生的,即使你今後用來自衛,它入滿電池也是有相當重量的。另外有些很搞笑的,有人說平底鍋(尾重頭輕,極難用),有人說皮帶(軟武器需要長時間練習),甚麼雙截棍、鐵蓮花、單車蓮等都是違法的。看了半天,都不合意。我有一把太極尺,只有一尺來長,但材質很硬,反而比較中用。

那真的要我選一樣我會怎選呢?看了大量影片,思考良久,我認為最好的就是雨傘。真傘子是日常用品,攜在身上並不犯法。

雨傘輕身,鋼水一般都不佳,攻擊性相當有限,但其實它開起來範圍廣,雙手緊握極難被奪去,即使遇上警棍狂扑,也能頂上好一陣子,真的是絕佳的防具。你重看元朗那些片段,或早至五年前的佔領旺角,只要有三五把傘,就能擋十多人的攻擊。雨傘硬度不夠,兼具風阻,其實算不上武器,進攻不佳,但防守一流。

2014年傘運時任立法會議員梁志祥指雨傘為攻擊性武器,當時蘋果訪問過幾個洪拳中人,談到黃飛鴻(洪拳)用傘,是這麼說的://黃飛鴻傳人有六脈,早前已有傳人公開斥責立法會議員的說法錯誤,直指洪拳中的「洪拳龍虎傘」,,僅作保護自己。//

那到底928前後,是怎樣人人突然都攜把傘去擋胡椒噴霧及警棍呢?大家都沒有大型衝突經驗,只能算是民間智慧吧。上周我在遊行中一直留意示威者帶甚麼雨傘來,發現沒有人會帶完全沒有作用的摺傘,臨走時幫手分發了一陣雨傘,摸上手的,都頗硬淨。

記得沙田新城市的衝突,有警員落單被群眾毆打嗎?那警員被一輪雨傘狂打在身上,他還是能夠自己站起來的,傘子當棍用,拍在身上根本沒甚麼殺傷力。從我眼中看到的是群眾情緒大爆發,但其實大家還是有保留,傘如雨下時既是不懂(殺傷)、也沒有人想置他於死地。

若當中有會武術高手,那麼用傘也是能置人如死地的(這個法子就不適合在這裡討論了)。

也許是時候買把好一點的傘了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