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潛航核戰》 軍令叫你殺自己人,該當如何?
法國潛艇片《潛航核戰》(The Wolf’s Call)在動盪的社會氣氛下上映,不大受到注意,質素卻是相當不俗,而且想法頗具新意。電影由深潛中的「泰坦號」開始講起,導演先仔細描述控制室內各職級的工作,主角出場,一個專注聆聽著耳筒的年輕人,被稱叫「千里耳」(Golden Ear)的「襪仔」。襪仔憑耳筒,去分辨對方是貨船、潛艇或是鯨魚?他又會數拍子,去分辨來者如果是潛艇,那它是七槳或是六槳?聲納探測器收取回來的數據很多,他分析,再把型號告訴其他船員,以計算多久兩者會相撞。沉靜得只餘隆隆作響的潛艇內,其實相當緊張。
電影的開場一幕拍得特別緊張好看,交代完角色,泰坦號測得有鯨魚接近,不,聽清楚一點,它有四槳。潛艇沒有四槳的,但不是潛艇,又是甚麼會在深海之中接近?對方是友是敵?關乎全艇手足生死,襪仔必須在短短幾十秒間決定。他滿頭大汗,結果還是下不了決定,此時一架直昇機來襲,放下發出狼叫的聲納探測聲浪,準備投下炸彈,泰坦號已被測出所在位置。急忙之中,艦長提著迫擊炮,叫副艦長把潛艇升到水面,馬上要把直升機轟下來。
戰爭的本質 軍服的意義
電影首30分鐘水平之高,可媲美任何荷李活同類電影。自編自導的Antonin Baudry也藉著襪仔對聲音的敏感,對沒法辨認出敵機的過失耿耿於懷,寫他因而去買相關書籍,因此認識了女主角。劇情下來,也依據襪仔性格描寫他鍥以不捨的追查事實真相,結果一再犯錯。年輕人犯錯不是絕症,別放棄,機會總是有的。
看這類軍事片,片中寫艦上手足怎樣同心協力,心底總會問一句:你們不過是一群國家機器下的殺人武器,電影又可有反思戰爭的本質?《潛航核戰》的下半部戲,寫泰坦號艦長升職,到了國家頂級彈道核子潛艇「可畏號」當艦長,不久敵方導彈來襲,法軍以導彈攔截失敗,必須派出可畏號出擊。但能夠射出核子彈頭的可畏號,縱使發射核彈頭程序複雜,但原來只要一通過所有程序,就即使是法國總統提出,也沒法收回軍令。危機來了,沒有成功攔截的導彈,原來只是假借俄國射出,用意是引發法國還擊。而既然還擊導彈的程序已一一通過,可畏號進入了隱形模式,出發去發射核子頭導彈。此計一中,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展開,地球生靈塗炭,但要把行動停頓,則必須要把頂級的可畏號,連同全部是手足的艦隊成員轟下來,這樣兩難,那怎麼辦好?
雖然是戲劇性處理,略有誇張,但Antonin Baudry提出了一個嚴肅問題:穿制服的都是自己人,只有一個目標,以國家安全名義,殲滅敵人。但當制度出了問題,你明知殲滅的是自己國人,那穿軍服,有良心的,又怎去制止?
《潛航核戰》是齣水平很不錯的軍事/潛艇電影。
(原刊am7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