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無厘頭港產片始祖《逢凶化吉滿天飛》(Aeroplane!)
近日電影網站都在寫串流有甚麼好看,Netflix十齣好戲之類,讀着讀着,發現《逢凶化吉滿天飛》(Aeroplane!1980)竟然在架上,而這齣著名無厘頭的瘋狂喜劇,我一直沒有看過。
時為1980年,電影成本380萬美元(戲中飛機夜飛鏡頭明顯是模型,是中低成本的製作),竟大收8000多萬,成了小小票房奇迹,若你是港產片迷,今天去看必有收穫。戲中那種黐線、亂來,天馬行空(你看看那海報),沒有邏輯的笑話,到處都是某些港片中看到痕迹。同時也調侃當年名片,像這些有時間性的笑料自然會過了時(戲初有一幕笑渣巴肯進攻不回防,現在有誰知道渣巴?)
電影故事很簡單,男主角曾是戰時戰機機師,因為戰時意外,累死了七名同袍,及後有了創傷,不敢再開飛機。他因為做空姐的女朋友要分手,連忙買了機票,追到機上。飛機起飛後乘客漸漸出現多種症狀,連機師及副機師也相繼暈到。
香港影壇當年大量「參考」外地電影。戲中有幾段,明顯是被一用再用。
1.失戀的男主角登記後,不斷跟鄰座訴苦,由認識女主角開始談到被拋棄,長篇大論,喋喋不休,結果他身邊的人一個個受不了自殺而去(羅家英《月光寶盒》人有人那媽,妖有妖那媽)
2.醫生在查症狀源起,終於找到了是病者都吃了魚餐,他在駕駛倉中,由吃魚、出現甚麼症狀一一數起,然後由講到吃魚開始,拍機師的餐碟正是吃魚,每數一樣症狀,機師就出現一種(周星馳《家有喜事》,無定向喪心病狂間歇性失調症。
還有很多都有相似之處,但轉換了場景,沒那麼明顯。像有一幕是拍精神病院的,我相信當年吳耀漢、岑建勳(等人)也看過。
戲中很多性笑話,常拿女性來開玩笑,相當低俗。好不好笑看個人品味。機師及副機師暈到後,一按個鈕,副機師位置竟然彈出一個吹氣公仔,代替他扮演駕駛,最離譜的是它很快就漏氣,漏氣的指引,是女主角要替他它把吹公仔重新吹脹,醫生進入駕駛倉從後一看,就像她在替公仔用口服務。後來氣流大作,公仔亂飛,竟然又會從後胸襲女主角。
笑話要寫禁忌才好笑,我不會告訴你我有沒有笑。物化女性可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