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80萬會員

B SIDE:何兆彬
3 min readSep 21, 2019

--

是日蘋果公布付費會員達八十萬,有幾點可以一談。

黎智英感謝84萬升級會員 承諾與香港人同行
https://hk.news.appledaily.com/…/…/article/20190919/60057859

1.內文有詳細資料:蘋果動新聞的升級會員已經超過74萬,《壹週刊》升級會員超過10萬。每月計,74萬 X $50月費(蘋果月入3700萬)+ 10萬 X $30(壹周刊月入300萬)。月入$4000萬。以這數字計,年入$4.8億港元

2.NEXT MEDIA今年3月公布,去年蝕3.38億,以此數字計,今年止蝕有賺了。0282今日收市升25%,收$0.29.

3.蘋果、壹周刊都有付費,蘋果我一直看好(我是股民),但壹周刊很尷尬,轉型前走了半數人才,現在常寫短文、短片,定位不明確,跟蘋果根本無法直接競爭。

往日《壹周刊》文字好,人物訪問一流,A書黃賭毒線超強(有人認為它是承繼了《龍虎豹》的傳統,《龍》有好多黑幫爆料專欄),財經也值得一讀。B書娛樂由兩組競爭,總有料爆,即使副刊也強。

再觀察數月,如無進度,我可能將月費轉去看《端》,《端》的定位明顯高一格,不會跟蘋果直接競爭。端的月費是$41(年費計)-$49(逐月付),跟《壹周刊》其實相差只有十多塊錢。

4.蘋果則會越變會越變成一個包含新聞的超級資訊平台,例如我看好的果燃台,每月只要看一齣紀錄片,一個月看一齣已值回票價。(近日上載了金馬最佳紀錄片傅榆《我們的青春,在台灣》正在上映,票價約$75,《地厚天高》(梁天琦)也同時上架了。)當然紀錄片不是很Mass,只對某些讀者有吸引力。

5.我看好會員制,寫過好多,其中一點,是它是個民主機制,市面對它的評價(特別是像影響力大得如此的蘋果),會起制衡作用,現在公民社會聲音大,不大可能會再出現像九十年代的陳健康事件。於是,有了固定收入,為求「響朵」、省招牌,為了報格,它會花精神做越來越「大報」的調查報道(我不問人家正在做甚麼題目,是用猜的)。
其中一個,是近日的新疆集中營系列。它採訪難度高,只是近日香港事件太多,似乎得不到它應該得到的關注:

【果燃台原創】新疆集中營系列:尋親
https://bit.ly/2ksQslx
【果燃台原創】新疆集中營系列:酷刑
https://bit.ly/2kSMu5O

5.挑戰仍多,除了被國家機器陰招對付,蘋果自己也要爭氣。技術上動新聞仍有好多不足之處,我每天也是自動Log out又Log in,即使手指習慣了,但也會罵。Server等等似乎仍在更新(動新聞拍的片仍是低清)。內容方面,它們還有籌備新欄目,還一直在加,這有待它們日後公布。

74萬人其實再加上去也有限了,如果達到100萬(月入5000萬港元,一年六億),是每七人有一人是讀者,這可能嗎?倒不如想想怎樣以增值等方法增加收入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