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【訪問】導演任俠 談香港不能上映電影《少年》

--

直至今屆金馬獎公布入圍名單之前,香港鮮有人知道《少年》 這齣長片。電影《少年》由年輕導演任俠、林森執導,任俠、陳力行監製,故事講述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,有示威者情緒不穩,或有輕生念頭,人們自發組成救援隊,全城搜救這一個個自己本不相識的陌生人。電影獲第58屆金馬奬提名最佳新導演、最佳剪輯兩個大奬,金馬影展2021奈派克獎、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。

除此以外,我們對電影所知不多,於是找來導演之一任俠,替大家解答疑問。

「整個計劃本來是在2019年開始的,當時想寫一個民間搜救隊的題材。」任俠:「這是一班人自發,不互相認識的人,他們組成搜救隊,拯救陌生人,好像武俠片裡志同道合的義士聯合起來,匡扶正義,是很俠義的一件事。在運動最熾熱之時,他們是一個支線行動,不是直接衝擊。他們不認識當事人,又未必找到當事人,也不知道往那裡找人,在做一些未必成功的事。」

當初拍攝時間緊促,但也做了不少資料搜集,「一開始想寫故事,我們先找義工,甚至乎找做過搜救隊的朋友,及對自殺有認識的專家談,請教他們對自殺的訊息怎樣解讀,或是談他們怎面對有輕生者。」最初拍攝日期是2019年10月,運動氣氛熾熱,問任俠搜集資料期間,可有聽到甚麼震撼故事?他說:「那一陣子天天都很震撼。我們沒有參考某個固定故事,當時身邊朋友有這些情緒,其中有一個大家也有去搜救的是男生,但戲中的想自殺的是個女孩。」電影燒錢,創作團隊最初考慮過參加金馬創投,但仔細想想,還是保持了低調,「不想去參加這些未拍先揚名的創投基金,雖然當時未有國安法,但社會氣氛也不好,知道拍這個題材也有一定風險,猜想也會被打壓。」

電影完成,共花了約六十萬,前後開拍兩次,第一次是2019年10月,但開拍數天就停拍,然後相隔一年多,到了2020年9月再重新啟動。六十萬元不算多也不少,資金怎樣籌集?「開頭的資金不能說,哈哈。」為何會停拍?「發生了好多事情,包括有資金退出等等。」

計劃停頓一年後,他跟監製陳力行心有不甘,覺得再拖下去不行。由於第一次拍攝時先開拍了數天,剪了一條預告片,寄給各方好友,告訴大家此長片計劃資金不足,需要支持,結果共籌得十多萬,相隔一年,這些錢自然不足以把影片完成,「我們的性格不想昭告天下,要大家出錢,怕把事情做柒了。」他提到當時團隊也考慮過像陳子桓《憂鬱之島》般眾籌,但陳有往績,曾拍攝前作《亂世備忘》可供給大眾參考──《亂》(2016)是拍攝2014年傘運的紀錄片,曾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,「我們沒有。這件事實在資金太不足,看不到目標。」他形容現在的資金是私下眾籌,但其實重故時任陳二人自資合共20萬,重啟才能完成。

--

--

Responses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