訪問影評人家明

B SIDE:何兆彬
2 min readJul 22, 2019

--

朋友有日講起每個人在這場運動的位置。副刊記者好廢,無乜第一手新聞可寫。平日的風花雪月又大都不適合借題發揮。

昨夜訪家明,其實是新書發佈前半天才約的,心本來想隨便談談,推介下好書。發佈會上他放放電影片段,一開講,嗓子就很大,先談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,再播《KJ音樂人生》時片段特別長,家明由十年前的這紀錄片中黃家正,談到香港一個年輕人在音樂中找到自己,不需要別人的價值肯定,再談電影怎麼取得三個金馬獎(包括一個最佳音響效果)。他再播《月滿軒尼詩》講灣仔街道,我知道這些都是他日常課上教材,但多少有點因社會事件借題發揮。本來以為記下講座內容,添點訪問就夠,打算只談15分鐘的訪問卻一談就35分鐘,家明有火,由電影一直談到香港電影、自由土壤、藝術教育。

而我覺得對談/訪問內容是勁的,勁到我馬上想寫,勁到我根本不用花甚麼技巧,就直接筆錄對談,稍為修飾一下。有些訪問是capture到當時的社會氣氛、人物情緒,這一次是越談到後面就越勁。如果你喜歡家明,如果你喜歡電影,如果你喜歡香港,希望你也喜歡這一篇。

這陣子也有朋友說這時勢藝術有何用呢?有賊來打劫時也許沒用,但家明告訴你,藝術就是讓你謙卑、有品味,做個更好的人,起碼你懂得蔑視TVB。更重要係,你做個誠實的人,對任何人都講同一番說話。

咁你知我份人幾直幾鍾意啲率直純真朋友㗎啦。上個月有報道話「教壞」學生的不是通識,是藝術呀。信焉!

訪問全文:https://bit.ly/2XWmFnV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